要先说说我们精心筹备的、致敬广大劳动者的“劳动者之歌”小辑头题、洛阳作家两万字的中篇非虚构作品《心内科往事》。从看到她第一篇写医疗题材的作品开始,两年多来,我们就在期待她这篇作品。她有顾虑,我们也有顾虑。她的顾虑在于:作为一名县城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否如实地写出当下的医生职业,甚至这些惨烈、日常、温暖、震撼的细节,能否称之为文学?我们的顾虑在于:她置身其中,能否将司空见惯的琐碎提炼出符合刊物发表的文
顾骨,壮族,2001年生,现居广西南宁。小说见于《小说月报》《青年文学》《青年作家》《作品》等刊,曾获师陀小说奖等奖项。 一 马瑞明那辆总在等红绿灯时熄火的破车,终于还是没能在报废前被马留卖掉。其实这车已经很多年不开了,早该卖,但马瑞明硬要留个念想,说这是马留给他买的第一辆车,舍不得卖。马留也只好依着他,一直到现在车都废了,还没有卖。杨志宁说:“车子应该拢共能换九千块,是马瑞明挂一周水的钱。"
在我的家乡龙州,有条和故事里尤州大同小异的白事街。前年回龙州过年顺便瞎逛时,我发现那里已经萧条零落。曾经满街的白事一条龙店铺,不知道倒闭了多少。我害怕这条街在不知不觉里逝去,举起手机想要拍照留念,结果一位坐在十几个空龙坛前面正吃饭的阿叔,看见我的动作,立即转过身来,定定地瞥着我,不再斜视,也不再进食。我在这目光之下没了驻足的勇气,撒腿就逃。逃离之后不久,我用想象重新描摹白事街,写下了“杨志宁”系列
杨志宁系列总给我感觉是虚化的时间背景,边境、往昔和苦难交杂,每个人的生计总有些紧巴,各自命运也从不顺达。这种苦巴巴的味道,我想跟顾骨同代的作家里头实是不多见。囿于作者顾骨本人的年龄,我一直不去清晰地考证,他是写哪个年代,杨志宁有多大年纪。直到《咬痕》这一篇让时代背景落稳:杨志宁经历过灾荒,比马留大,但又大不到哪去,似乎介于大哥哥和小叔叔之间。马留是饥荒年代出生,算起来几年前就过了退休年龄…我是说,
叶耳,湖南邵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小说见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广西文学》《作品》等刊,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广东小说精选》等选本。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中篇小说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等。 1 我们都是在乡气中慢慢生长的人们。 在客里山,把我说成望,就凭这一个望字,就让这泥巴的乡气有了几分诗意。我一直想逃离这个地方,可我越是想逃离,就越被望的生活牢牢地
一 去嵊泗岛散心,在四十多岁的这个年龄,武鲁可能是袁枣愿意喊着,对方也愿意一起去的唯一一个朋友了。 其实,袁枣也慢慢感觉到,这也是一个人生常态。对于中年人而言,年龄越大,认识的人越多,真正的朋友就越少。武鲁确实是他真正的朋友,这是经历过考验的。 袁枣前几天专门给武鲁打过电话,那边没有接。袁枣也不着急,知道武鲁还会打回来。果然,不一会儿,武鲁声音有点疲惫地打回过来了:“我回老家了,这个时候打电
晋玉靖,女,人,作品见于《河南日报》《牡丹》《伊犁河》等报刊。 嵩城伊水东岸的山谷深处,有一个水泉寺。很小的一个寺。寺院大门外,有两棵红梅。很大的两棵红梅树。寺不知何人所建,梅不知何人所栽,寺因梅而更清幽,梅因寺而更奇秀。每年隆冬,梅花开了,红妹总约我一起去赏。只我们两个人,像水泉寺外的两棵红梅树,多一棵就多余。 红妹是我的一个同事。不知有多么深的缘分,不相干的两个人,先从同事成为知己,再从知
王苏兰,女,医务工作者,人。作品见于《牡丹》《河南日报》《伊犁河》《日报》等报刊。 1 主任的电话打过来,我本能地站起身,有点戒备地接通电话。 “安逸,过来帮我看看这个视频怎么放进PPT里。"原来是这等小事,吓我一跳,以为又要给我派什么活儿呢。 “安逸,安逸,我有安逸的时候吗?”我小声嘀咕着起身往外走。 旁边避里啪啦打着病历的小褚,不怀好意地咧嘴笑:“去吧,新脑子毕竟好使。” “你就直
骆自星,现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兵妈妈》《传承》《长风破浪》。 在那片钢铁铸就的天地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悄然上演。 巨天的炼钢炉旁,钢铁巨兽般的机械轰鸣震耳欲聋。炉膛内,火红的金属液体如同岩浆般翻涌、奔腾,炽热的光芒映照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如同蜂群,在这钢铁的森林中穿梭,汗水与炉火交织。 “不好!”一声尖叫划破夜空,现场的气氛瞬间凝重如铅
张劭辉,现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星星》《青年文学》《萌芽》《少年文艺》《人民日报》等报刊,出版作品集三部。 他用一节通红的钢条点燃了香烟 力量抑或智慧 通红的钢条以它的无言 点燃了生命的潇洒 一个烟圈缓缓地飘动 如水中的涟漪 盈盈地荡开 想象一位伟人被烟熏黄的手指 及他抽烟的姿势 烟圈舒展如绸 一口烟雾,又一口 烟雾吐出来 如岚笼罩着山峰 粗大的手指拢起头发
吴克敬,陕西扶风人。现任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长篇小说《初婚》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曾在全国热播。 我枕过的枕头,有谷糠、荞麦皮等庄稼外壳做的枕芯,有决明子、茵陈等中草药做的枕芯,后来还有羽绒纤维、记忆棉、乳胶等化工材料做的枕芯。 这样换那样的,不知换枕过多少种、多少个枕芯。但要我说哪一种好,还真是说不明白。作为朋友的风先生,十分关心我,他见解独特,因此还就代我说了呢
杜思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现居南阳。获《莽原》文学奖、河南文学期刊奖。 新年的朝阳 雪花翩飞,像日历翻转 那么多透明的蜜蜂展翅起舞 采撷纯净与澄澈,酿造纤尘不染的希望 理想辽阔,梦想高贵 寒意打湿站立枝头的梅花 驼红的脸颊,粉红的衣袂 落于手掌的冰晶, 捂热袅袅升腾的活力 迎春鼓起腮帮,小号低垂 生命的图腾从未停歇 风动 在冬夜的幕帷下 青草们发力,
敬笃,哲学硕士,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内蒙古。作品见于《光明日报》《诗刊》《草原》《山东文学》《诗潮》《星星》《扬子江诗刊》《芒种》等报刊。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 梦的悬浮术 白昼将在必要的时候终结 词语躲避了无数恐惧 幻境,不知所以 袭扰大地,斜捅进入体内的幽灵 做多次规划,也难以逃避 即将到来的悬浮。一切都是假的 但一切又显得如此逼真 倒置的火焰,燃烧了几处烽台
生活尚在继续的部分(外一首) 陈光美 河水顺流而下 它们深知,江湖路远 踌躇的身影 如同拖着拉杆箱的发小 在码头回望 腰背微驼的河堤 终年守护着河流 教会它们坚韧、包容 勇往直前 斜阳的光芒里,远行的身影 在河面留下料峭春寒 我忍不住掬起一捧河水 一丝冰冷穿透指尖 在眼窝里泛起春潮 一滴雨就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 暮色将晚,水汽氤氲 玻璃上的雨滴被风吹到一起 又战
夏江,原名王长锋,南阳人。作品见于《黄河文学》《躬耕》等刊,小说集《叫喊》入选首届南阳青年作家助推工程。 1 江心怡用右手食指抹了一下夏默鸣的鼻尖说:“我一定会去新洛城的。"“新洛城在哪儿?”夏默鸣问她。不知道。"她说。“不知道在哪儿,你怎么去?”他问。“我就是要去,"她接着说,“我就是要去,你能把我怎么着?”“问题是你连旧洛城在哪几都不知道,问题是你连新洛城的影子都摸不着,问题是它们都是虚无
赵晓雨,南阳人,河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躬耕》《作家文摘》《奔流》等报刊。 洛水悠悠,在晨雾里流淌着重重韵脚,邙山嵯峨,在花香中湮没了声声叹息。山脚下的一处牡丹园里,苏灼孤零零地坐着,望着眼前一片枯意渐显的园子发呆。 一阵轻风拂过,露珠从身边的牡丹树上滑落,像是花神攒了一夜的泪水。这片牡丹树的名字叫“关衣”,取自“关女下凡,取花为衣”的寓意。“天女”,苏灼在心里念叨,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苦笑,“
问贤,女,原名郭丽,人,会员。作品见于《躬耕》《奔流》《河南工人报》《日报》《晚报》等报刊,主编《历史与文化》。 一 恕我愚钝,有一个问题,我至今都没想明白。 城市里高楼林立,哪家窗台放的有谷物米粒哪里有吃的,很短时间,麻雀或者鸽子们就会循物而来,集体进餐。我都怀疑鸟类自带导航系统,有精准定位,一定是有的。否则,是它们长着千里眼吗? 带着疑惑,赶个时尚,与DeepSeek对了个话,Deep
那女,原名,人。作品见于《广西文学》《散文百家》《躬耕》《牡丹》等刊。 第一丝春风从哪个山头开始吹起? 是大理无量山的早櫻林,还是帕米尔高原古朴的杏花村? 抑或方城垭口太阳初升时,那金光和云雾缭绕着的山脉? 河山如梦似幻,我稽首行礼。 昨天从郑州回,白河大道下边堤坝上的柳丝已泛起了绿意。想起2018年的春天,我在卧龙桥头发传单,那时时间还要再晚点,河边柳丝的绿意要更浓点,那股子春风的劲头
刘忠献,南阳人,作品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牡丹》《躬耕》《散文选刊》等报刊。出版散文集《楚风吹拂丹江》。 一场春雨,晓梦中,一纸柬帖,由青鸟衔着自三十里外的山水间,飘然而至。细读之,似可见:山岭逶迤,薄雾缥缈,绿意葱,茶香袅绕 顺着鸟声指引的方向,我与三五文友,踏着春的节拍,押着诗的韵脚,如赴一场春日盛宴或诗会一般,来到位于毛堂乡白水河村的龙山茶园,一个个春风满面,意兴盎然。 这是一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