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构建预测年轻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列线图,并找到其独立的生存预测指标。方法 从SEER 数据库中提取755例2010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新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年轻女性数据,并采用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 1=528 )和验证组( n=227 )。使用建模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整合筛选出的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使用ROC曲线和C指数对模型进行评估,绘制校准曲线来比较实际结果与列线图预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后在验证组中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总生存期的9个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种族、乳腺癌亚型、T分期、是否化疗、原发灶是否手术及远处转移(骨、肺、肝、脑);利用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在建模组中,列线图的C指数为0.723(95%CI:0.696~0.750) ,在验证组中,C指数为 0.700(95%CI:0.653~0.747) 。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校准曲线均显示,列线图准确预测了总生存期的概率,与观察结果接近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可预测年轻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它,但这可以作为指导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的工具。
摘要:病理诊断是肿瘤等疾病的“金标准”。然而,传统的病理诊断依赖于病理学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耗时长且易于出错。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旨在探讨基于CNN深度学习的病理切片自动诊断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卷积算法,实现对病理切片的精准自动诊断。首先介绍了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CNN的基本原理和在病理切片自动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关键步骤,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病理切片的自动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目的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伊伐布雷定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现状和趋势,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 2007-2023年被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伊伐布雷定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316篇,2007-2023年伊代布雷定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有美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格拉斯哥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MICHAELBOEHM,共发表了60篇文章;被引文献最多的作者是SWEDBERGK,共被引用了476次;“heartrate”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所有关键词被聚类成13类,主要围绕临床适应证、作用机制、与 β 阻滞剂的对比和联合用药;突变强度最大的是 systolic dysfunction(收缩功能障碍)、其次是bradycardiac agent(心动过缓诱导剂),近几年的突现词为 hcnchannel、mechanism。结论 通过心率调控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是伊伐布雷定的研究热点,探寻伊伐布雷定的心血管保护机制与新的疾病治疗靶标是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临床医疗环境中日积月累的医疗业务数据呈现出大数据特征,特别是在肾脏病临床医学领域,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逐渐堆积而缺乏结构化、智能化整理,有必要建立智能化的肾病大数据数据结构模式,对社会产生预期的公众健康促进价值。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肾脏病原始数据规范化、结构化处理构建智能化肾病大数据库方法,以及基于该数据库构建肾脏病病理与肾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大数据智慧医疗策略,为临床医学领域智慧医疗大数据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智能化采血系统作为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采血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传统采血方式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覆盖门诊采血、住院护士站、检验标本的全流程闭环智能化采血系统的构建过程,包括系统硬件架构、系统平台技术架构及系统功能模块和技术实现方式。同时,对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包括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和提高采血速度等方面。智能化采血系统的应用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采集、运输标本效率,使检验样本可追溯。还防止了采血差错,降低了污染的风险,保证了到达实验室前流转全程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摘要:当前医联体建设的大背景下,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数据共享、医疗统筹协作等因素造成了数据泄露和患者隐私暴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本项目旨在突破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式,研究开发基于零信任技术架构的数据安全平台,利用SDP、人工智能、云原生、态势感知等先进技术,秉承“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理念,保障医联体模式下医疗数据及医疗资源的共享安全,支撑区域医疗大健康体系的安全运行。同时本项目对医疗数据的分类分级研究以及安全平台的建立,也为医疗数据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奠定根基,夯实基础。
摘要:目的 分析佛山某医院某外科基于DRGs支付方式下的高倍率病案,探究误入高倍率病案的原因,提出改进对策,避免医院经济损失。方法某医院的甲乳胸烧伤整形科去除转科病案结算时间为2023年4月-9月入组为高倍率病案84份,进行自查自纠和回顾性分析病案首页诊断和手术操作填写和编码的缺陷类型,用Excel2003进行记录并归类统计。结果84份高倍率病案中有26份病历因为编码员错编误入高倍率病案:主诊断错编12份,占比 46.15% ;主手术错编9份,占比 34.62% ;主诊断和主手术错编3份,占比 11.54% ,其他诊断或其他手术错编2份,占比 7.69%:26 份错编病案中有15份病历因为医生错填误入高倍率病案:主诊断错填3份,占比 20.00% ;主手术错填9份,占比 60.00% ;主诊断和主手术错填2份,占比 13.33% ;其他诊断或其他手术错填1份,占比 6.67% 。结论误入高倍率病案组的原因主要是主要诊断与主手术操作编码与书写的是否准确,医院应加强提高诊断和手术操作的书写质量和ICD编码质量,确保病历的正确入组,避免误入高倍率组致经济损失。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脏病5期非透析(ND-CKD5)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危险因素,为预防ND-CKD5患者LVH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3月于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住院的255例ND-CKD5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LVH发生情况分为LVH组与NLVH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D-CKD5期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D-CKD5患者发生LVH的预测指标。结果 纳入的255例ND-CKD5患者发生LVH125例,发生率为 49.02% 。两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Hb、Ca、P、BUN、胱抑素 C,B2-MG,CK,D- 二聚体、i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两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收缩压 ?Hb,β2-MG 为 ND-CKD5患者发生LVH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收缩压 、Hb?β2–MG 预测 ND-CKD5患者发生LVH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01,0.622,0.657 ,而联合预测LV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725,95%CI 为0.663~0.788 ,敏感度为 60.80% ,特异度为 76.15% 。结论LVH在ND-CKD5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且收缩压 ?Hb?β2–MG 均是ND-CKD5患者L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预测LVH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BMI的正位定位像技术在个性化低剂量CT肺结节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9月-11月我院行肺结节低剂量CT筛查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12例。A组为常规低剂量组,低剂量CT检查采用管电压 110kV ,自动管电流技术,固定参考 50mA ,采用常规胸部CT扫描的方式定位(定位方式为肺尖到肺底);B组为个性化低剂量组,管电压 110kV ,自动管电流技术,参考范围 40~60mA ,管电流视受检者BMI不同给予相应的扫描剂量,并根据定位方式不同将B组分为B1组(常规胸部CT扫描的方式定位:肺尖到肺底),B2组(基于BMI的正位定位像进行个性化定位:若受检者 BMI≥20.85kg/m2 时,扫描范围从 ΔT1 椎棘突上缘到 T12 椎棘突下缘;若受检者 BMI<20.85kg/m2 时,扫描范围从 T1 椎棘突上缘到 L1 椎棘突下缘)。采取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分析图像,统计 A,B 组辐射剂量各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比较 组肺底不含肺组织过度扫描薄层 1mm 图像层数。结果B组CTDI、DLP和ED 指标低于A组 (P<0.05);2 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较好( Kappa=0.701 ),且所有图像质量评分都在3分及其以上,均能满足诊断要求,且A组图像主观评分为( 4.42±0.49? 分,B组图像主观评分( (4.51±0.53) 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B 组肺 SNR、肺-空气CNR、主动脉 SNR、主动脉-竖脊肌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1组肺底不含肺组织过度扫描薄层 1mm 图像层数为( (29±18) 层,多于B2组的(17±12)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BMI的正位定位像技术在个性化低剂量CT肺结节筛查中能有效完成肺结节筛查,满足诊断需求,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减少过度扫描,达到个性化扫描目的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摘要:目的比较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7月我院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标本并行mNGS送检的173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相关资料及mNGS技术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在病原学诊断上的差异。结果173例CAP患者中,mNGS诊断阳性150例,检出阳性率 86.71% ;传统病原学检查诊断阳性59例,检出阳性率 34.10% ;mNGS病原学检出阳性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 (P<0.05)omNGS 在细菌、真菌感染、不典型病原菌和诺卡菌感染的检出阳性率高于传统方法( (P<0.05) ;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以烟曲霉菌主,mNGS检测出传统检测方法未检测到的2例鹦鹉热衣原体、1例军团菌及7例诺卡菌。结论 mNGS在CAP的病原学诊断效能优于传统检测方法,对CAP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8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骨密度值将其分为三组:骨量正常组(22例)、骨量减少组(30例)骨质疏松症组(36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结果,采用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Omentin-1与各相关检验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骨密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时长、Omentin-1水平、 .β -CrossLaps水平呈升高趋势,BMI、25(OH)D、BGP水平呈下降趋势( 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Omentin-1水平与TG水平、钙呈正相关,与BMD呈负相关( .P<0.05) ,而与BMI、TC、LDL-C,HDL-C,PTH. 、年龄、绝经时长、磷、25(OH)D、25(OH)D、β-CrossLaps、PINP、BGP、ALP无相关性 (P>0.05)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LDL-C,BGP,25(OH)D 对BMD产生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 P<0.05) ,BMI、TC、HDL-C、PTH、Omentin-1、钙、磷、 25(OH)D2, β-Cross Laps、PINP、ALP对BMD均无线性关系( P>0.05 )。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清Omentin-1水平随着骨量减少明显升高,高水平血清Omentin-1的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风险更高。
摘要:目的调查2019年安义地区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月-12月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PPS抽样)方法抽取安义地区600例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患者慢阻肺核心信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采用自制基本资料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吸烟、是否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如慢支、哮喘、慢阻肺、肺气肿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安义地区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患者199例,知晓率为 33.17% ,不知晓患者401例,占 66.83% ;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与子女是否同住、知晓途径、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是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病程、知晓途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是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安义地区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处于低水平,应加强对该地区居民慢阻肺核心信息的健康教育,以预防慢阻肺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摘要:目的 检测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IL-6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0例儿童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0例儿童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 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IL-6水平及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IgE 水平,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IgG,IgM,IgE 水平低于对照组, IgA 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IL-6 与 IgG 呈中等程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L-6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与免疫球蛋白 (IgG)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究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入院的60例肩峰撞击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应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肌力、功能活动、肩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内感染、切口感染、皮下血肿、发热)。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肩峰撞击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水平,促使肩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一202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7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7例。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活血利水方,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 ?6min 步行距离、Lee氏心衰评分、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 (81.08% )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59% 更高( (P<0.05) ;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 ?6min 步行距离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Lee氏心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随访4个月,观察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8.11% 低于对照组 (18.92%)(P<0.05). 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可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减轻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向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5月慈溪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依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管紧张素Ⅱ正常组(血管紧张素 II<90pg/ml ,41例)和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组(血管紧张素 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维持性血透患者骨转换的影响因素。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组甲状旁腺激素、β-CTX、ALP水平均高于血管紧张素Ⅱ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β-CTX与血管紧张素ⅡI、醛固酮、甲状旁腺激素呈正相关( P<0.05) ,ALP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甲状旁腺激素呈正相关 (P<0.01) ,甲状旁腺激素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呈正相关 (P<0.05)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独立相关( β=0.672,P=0.000 ),血管紧张素 I 升高与碱性磷酸酶独立相关 (β=0.281,P=0.014) ,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与碱性磷酸酶独立相关( 。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骨转换标志物 β- CTX、ALP均显著增高,且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呈正相关,RAAS与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异常骨转换有关,可能参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KD-MBD)的发病与进展过程。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上饶东信第五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早期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功能重塑能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一氧化氮(NO)]。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 (73.33%)(P<0.05)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MSE、Fugl-Meyer、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以上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后 hs-CRP,IL-8,NO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以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脑功能重塑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该方案对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安远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良好,能够优化临床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血清淀粉酶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7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 n=37 和观察组( n=37 )。对照组患者予以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指标水平[白细胞计数(WBC) ?c 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 83.78% 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达 94.59%(P<0.05)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缩短( (P<0.05) ;两组治疗后WBC、CRP、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更低(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提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加快康复进程,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CHD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抗组(30例)与双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单抗组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双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压积(PCT)、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血清D-二聚体(D-D)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双抗组临床改善率高于单抗组( P<0.05: 两组治疗后HCT、PCT指标低于治疗前,且双抗组HCT、PCT指标低于单抗组( P<0.05) 。两组治疗后LVEF大于治疗前、LVDD小于治疗前,且双抗组LVEF大于单抗组、LVDD小于单抗组 P<0.05) 。两组治疗后血清D-D、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双抗组血清D-D、NT-proBNP 水平低于单抗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CHD患者中具有确切应用效果,可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与心功能指标,下调血清D-D、NT-proBNP水平,安全性佳。
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及对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年2月-2024年1月金溪县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临床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0 2h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不良反应(肝肾损伤、乳酸酸中毒、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6.67% )高于对照组 (73.33%)(P<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 低于对照组 (33.33%)(P<0.05) 。结论 胰岛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研究麦角新碱联合葡萄糖酸钙对高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剖宫产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产后出血症状,将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葡萄糖酸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出血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产后 2,24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水平稳定性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葡萄糖酸钙在高龄剖宫产产妇产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率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2 年3月-2024年2月贵溪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晨峰)及心率水平、不良反应(面部潮红、水肿、心动过速、头晕)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 高于对照组 (72.50%)(P<0.05) 治疗后,两组血压、心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50% 低于对照组 (22.50%)(P<0.05) 。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心率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对子宫内膜息肉(E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 TCRP组(3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清宫术治疗,TCRP组则采用TCRP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经期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TCRP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TCRP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 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ER、VEGF水平均低于术前,且TCRP组血清ER、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VAS评分均小于术前,且TCRP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VAS评分小于对照组( P<0.05, 。TC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术后6个月,TCRP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TCRP术治疗EP效果肯定,可下调患者血清ER、VEGF指标,减少其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痛经症状,且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复发风险低。
摘要:目的研究桡动脉路径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风险及其与压迫止血时间、鞘管留置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我院行桡动脉路径冠脉造影术的6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分析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压迫止血时间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桡动脉闭塞风险与其压迫时间、鞘管留置时间的关系。结果663例桡动脉路径冠脉造影术后有16例患者发生桡动脉闭塞,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为 2.41%(16/663) ;不同性别、抗凝剂、压迫止血方法患者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不同年龄、鞘管外径/动脉内径 >1mm 、压迫时间、鞘管留置时间患者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鞘管外径/动脉内径 >1mm, 压迫时间、鞘管留置时间是桡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0.5,1.5,2 1 压迫止血时间患者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分别为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桡动脉闭塞风险与压迫止血时间、鞘管留置时间呈正相关( / 。结论 桡动脉路径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闭塞风险与其压迫止血时间、鞘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
摘要:目的分析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辅助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33 )和观察组( (n=34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髋关节 Harri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 QLQ-c30 )评分、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FIB)]、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天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3、7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1天观察组大腿周径与对照组比较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3、7天观察组大腿周径均小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88% 低于对照组 (15.15%)(P<0.05) ;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两组D-D、FIB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09% )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8.82% )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四物汤辅助治疗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肿胀,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凝血指标,预防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且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摘要:目的 探讨四逆黄芪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AST、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黎川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74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四逆黄芪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肠黏膜病变(Mayo)评分、结肠炎症程度(Baro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与对照组的 83.78% 相比更高( (P<0.05)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ayo评分、Baron评分均低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ayo评分、Baron评分更低( (P<0.05) ;两组腹痛、腹泻、黏液便、暖气、纳差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8.11% 低于对照组 结论四逆黄芪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溃疡、结肠炎炎症,减轻中医证候,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 观察加减补肺汤辅助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急性期慢阻肺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肺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布地格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用力肺活量(FVC) .FEV1/FVC, 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 (PaO2) )、血氧饱和度( S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 )高于对照组 (72.50%)(P<0.05) ;研究组治疗后炎性指标、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加减补肺汤辅助布地格福吸入剂治疗慢阻肺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于余干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刮宫术治疗,研究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清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雌激素受体(ER))、月经情况(月经量、月经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 74.19% 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为 96.77%(P<0.05)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 22.58% 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 3.23%(P<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ER、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后月经量少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月经量,降低患者血清ER、VEGF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吉安县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全麻,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辅助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相关指标(痛觉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头痛、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尿潴留)以及LDVT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痛觉阻滞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下床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 T1?T2?T3 时间点,研究组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以及L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确切,能够改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术后LDVT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150例小儿急性肺炎患者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初期诊断结果将小儿急性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75例。三组均进行血常规、CRP及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检测。比较三组WBC、CRP水平,统计三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并以肺部超声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 细菌感染组WBC、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 (P<0.05) :而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病毒感染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 。细菌感染组中检出细菌感染的小儿急性肺炎患儿67例,病毒感染组中检出病毒感染的小儿急性肺炎患儿71例,且在细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中,三者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WBC检测、CRP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单一检测( P<0.05 。结论血常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CRP水平与小儿急性肺炎存在紧密联系,血常规、呼吸道病原体抗体、CRP联合检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小儿急性肺炎感染类型,为临床早期肺炎感染源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以针对性制订相应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摘要:目的分析浅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分宜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浅表超声、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浅表超声、腹部超声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不同疾病类型检出情况、诊断结果及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6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57例阳性、3例阴性。浅表超声检查:真阳性51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1例、假阴性6例;腹部超声检查:真阳性49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1例、假阴性8例;联合检查:真阳性56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2例、假阴性1例。与浅表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相比,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更高( (P<0.05) ;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57例阳性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13例、周围脓肿性阑尾炎7例。三种检查方式对各类型急性阑尾炎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浅表超声、腹部超声联合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查 (P<0.05) 。结论浅表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效果,且可优化疾病检出情况,可为疾病后续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可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21年3月-2024年3月芦溪县人民医院40例借助64排螺旋CT确认的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经增强扫描确定为非胆囊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显示率、可视化评分及走行变异率。结果研究组胆囊管显示率及平均显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0.05) ;两组胆囊动脉显示率均为 100.00% ,另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可视化评分更高( P<0.05) ;且研究组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走行变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0.05) 。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检查可有效显示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及周围解剖关系,且能发现其走向和变异情况,从而为患者术前评估提供重要指导。
摘要:目的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6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血常规检验、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感染程度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WBC、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另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全血CRP + 血常规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高于全血CRP、血常规检测,且全血CRP诊断准确率高于血常规( P<0.05) ;全血CRP + 血常规检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全血CRP、血常规检测,且全血CRP高于血常规( P<0.05) ;重度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 ?P<0.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全血CRP与血常规联合诊断AUC均大于全血CRP、血常规,且全血CRP检测AUC大于血常规( P<0.05| )。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有助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与敏感性,还能够有效评估感染严重程度,从而为早期干预和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萍乡市湘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检显示TSH异常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60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 TSH,T3,T4,FT3 及 FT4 水平,以及研究组新生儿TSH水平、甲状腺异常率;并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孕期 TSH和新生儿TSH水平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TSH水平高于对照组, T3?T4?FT3 及 FT4 水平低于对照组L (P<0.05) 。研究组新生儿TSH水平、甲状腺异常率高于对照组(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TSH水平和新生儿TSH水平均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孕妇不同孕期TSH水平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孕期做好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观察到异常后及时予以科学治疗,对于及早发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优质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铅山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6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接受多元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视觉功能、心理评估、视觉症状)临床指标[眼压、SAS评分、SDS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并发症(黏膜感染、角膜内皮水肿、眼前房渗出、继发性青光眼)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0.05) ;研究组眼压、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 (P<0.05) 。结论多元化优质护理可以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稳定患者情绪及眼压,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多学科团队(MDT)的围术期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8月-2023年8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命名对照组(34例)及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MDT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敌对、强迫、抑郁、焦虑)、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前房出血、眼红)发生情况、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应激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两组护理后强迫、敌对、抑郁、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各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2.94%) 0低于对照组 (14.70%)(P<0.05) ;两组护理后视力水平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护理后BP,RP,VT,SF,PF,MH,RE,GH 评分均较对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各应激反应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MDT的围术期护理在改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情绪状态与应激反应水平、提高视力恢复水平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摘要:目的 探究渐进性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渐进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组FM评分(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护理后FIM各维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更高(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5.71% 低于对照组( 25.71% )( P< 0.05)。研究组康复护理满意度( 97.14% )高于对照组 (77.14%)(P<0.05) 。结论渐进性康复护理可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和康复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祛痰效果、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后 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 SpO2,Pa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祛痰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 (73.33%)(P<0.05) 研究组护理后PEF、PEEP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3.33% )低于对照组 (20.00%)(P<0.05)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改善重症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提升祛痰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无痛胃镜患者身心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HR和MAP均较护理前升高( (P<0.05) ,但观察组护理后HR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护理后 SAS,SDS,BRS-6 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BRS-6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90% 低于对照组 (17.24%)(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6.55% )高于对照组 (82.76%)(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主要认为与遗传、内外环境、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 PBC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及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在治疗上国内外指南推荐熊去氧胆酸(UDCA)为治疗PBC 的基础药物,应答不佳或不耐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联合免疫抑制剂、贝特类等药物。本文将PBC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摘要;结直肠癌手术的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手术效果及预后,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吻合口漏、出血、肠梗阻等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回肠造口在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时机及手术方式还存在争议,许多专家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选择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时机及如何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成为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结直肠癌的并发症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的时机及手术方式,并对关闭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研究进行展望。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衰老引起的身体及机能退化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了重大挑战。运动功能减退不仅增加了老年人对外部支持的依赖性,也带来了与运动残疾相关的护理费用的上升。本文综述了脑机接口(BCI)技术在老年运动康复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在控制外骨骼、轮椅和智能家居服务方面的优势。BCI技术通过解码大脑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尽管BCI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实际开发和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信号采集的准确性、用户接受度、以及长期应用的可持续性等。开发用户友好、可穿戴、便携式和无线BCI设备是未来BCI技术在老年康复中应用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