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春,国家统计局一组数据泛起微澜: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出现20年来首次下降,降至5.53亿吨。这缕看似温和的曲线,映射出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 曾以“世界工厂”擎起全球产业链的中国,在烟囱林立的工业版图背后,是化石能源的巨量吞吐。2015年我国以原油进口3.34亿吨,登顶全球原油进口国以来,这个制造巨人的原油进口量持续攀升,不仅折射出了工业化进程的澎湃动能,而且
道达尔能源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已签署合作协议,在荷兰联手投资超10.46亿美元。这个项目将在泽兰炼油厂附近建造并运营一座250兆瓦的电解槽,预计2029年投产,每年可减少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此外,道达尔能源签署了一份130兆瓦的收费协议,在液化空气位于马斯夫拉克特的200兆瓦ELYgator电解槽项目中,每年生产1.5万吨绿氢。预计2027年底投入运营,其每年可为安特卫普工厂减少15万吨二氧化碳的
意大利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该国在2024年的天然气消费量相比前年下降2.5%,达到15年以来的最低值。相比前年,发电行业天然气消费量整体下降1.6%,而居民与工业消费量分别呈现出1.8%和1.3%的上涨。业内人士表示,到2024年为止,连续三年的需求量下降同能源危机下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有关,也与意大利政府在清洁能源建设方面的努力相关。 2025年1月17日
2025年2月19日刊 美俄就俄乌冲突进行谈判,为油价市场增添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美俄高层在沙特商讨停火可能,市场预期俄罗斯石油供应难度或降。若谈判达成,布伦特原油价或跌10美元/桶,全球炼油利润亦面临下滑风险。谈判失败,则美或加大对俄制裁,油价或飙升。此外,美关税威胁、贸易摩擦及已实施关税拖累经济增长等因素,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贸易预见性。
2025年2月11日刊 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产量盈余达到100万桶/日。达到今年预测供应过剩的两倍。预期产量的提高,源于美国和非欧佩克国家石油生产的持续增长,以及国际制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影响微弱的现状。美国与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相比此前预测进一步提高。倘若欧佩克国家按照原定计划恢复闲置产量,全球原油库存会在今年4月出现显著增长。美国在未来实施的石油产品关税征收和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