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普及,也被迅速应用于教育场域。在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即可使用人工智能强大功能的今天,学校和教师用与不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将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产生新一波数字鸿沟。而这一鸿沟,不再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均或投入不足,而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的差异,不使用以及不会恰当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很可能会被能恰
近年来,Kimi、豆包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迅速演进和发展,在合理的运用下,它们已经能够完成知识检索、内容生成、问题解答等传统教学中教师承担的大部分任务,逐步成为推动教育革新和转型的驱动力。蛇年伊始,以“DeepSeek”为名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世,其低耗能、强推理的特点更是引起了一批教育者的“本领恐慌”。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遭遇深度冲击,未来的教育必须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校园的梧桐叶上,我抱着手风琴走向教室。作为学校里唯一的音乐教师,我始终在寻找让每个孩子都能触摸音乐的方法。半年前与AI工具的相遇,就像在传统五线谱上添了一行智能音符,让我摸索出一条不用昂贵设备、不改变教学节奏的融合进阶之路。 备课:在月光下与AI对话 每周五晚批改完作业,我都会利用豆包AI来备下一周的课。记得准备“采蘑菇的小姑娘”这节课时,我在对话框里输入:“我需要一份适合县城
在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引领”的深刻变革。DeepSeek作为国产AI技术的代表,不仅能以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生成能力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还能通过个性化育人方案的设计,为德育注入新活力。班主任如何借力DeepSeek等AI工具,实现从“事务型教师”向“育人型导师”的跃迁?本文将结合案例从四大维度探讨AI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共生之道。 班级管理:从机械重复到智
2025年春节,伴随DeepSeek在海内外爆火,我也尝试用这款“深度思考模型”辅助高中语文教学。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它能在恰当的提问下提供高质量回答。我不禁感慨:AI一定会深刻改变语文教学。 发现变革趋向 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背后的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如教学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课的时候,我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比较《氓》《离骚》所展现的不同艺术风格,依托这两篇诗歌的语
AI的产生和发展,从许多岗位未来可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角度而言,对人类是一种挑战,但从倒逼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机遇。作为教师,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我认为必须立足“人的潜能挖掘”和“不拘一格降人才”进行系统性规划。 明确学习本质,准确把握学生成长方向 一般来说,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依靠两种途径:一是教师的知识传授,二是自己主动学习获得。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
科技进步驱动的工业革命塑造了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纺织机实现了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动机和流水线实现了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了自动化。现在,人类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将创造一个智能化的新世界。 哈佛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曾写过一本名为《教育和技术的竞赛》的著作,其中的核心观点是:科技进步得越快,人的分化就越厉害,由此导致的贫富差距就越大,社会发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