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始于2004年建校之初,设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市场营销学5个本科专业。2007年分设为应用经济系和管理系,开启分类建设、特色发展新阶段。2023年12月两系分别更名为经济与金融学院、管理学院,其中会计学专业隶属管理学院。2025年1月,经济与金融学院、管理学院合并组建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成为学校规模最大的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在
【摘 要】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舵定向,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地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其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现代化及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意义重大。文章深入剖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核心要义,探讨金融市场“五篇大文章”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建设路径、财务管理现代化内涵及从业者使命。研究表明,财务管理现代化需以数智化为关键驱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融合中华优秀
【摘 要】 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科学规范视角下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数智化,多维目标包括推动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相适应、提升审计监督质效、跟踪问效督促整改落实、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制度优化和科技赋能两大驱动机制,阐述科学规范视角下国家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摘 要】 中报信息质量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以港交所中报强制审阅制度为基础,选择A+H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强制审阅对中报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制审阅显著提升了中报信息质量。机制分析显示,该制度通过影响企业战略激进度改善中报信息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向溢出效应在法制环境较好、企业聘用高声誉年报审计师、管理者风险偏好较高及客户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文章研究
【摘 要】 为探索ESG能否通过社会网络中的审计师实现外溢效应,文章以2009—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共享审计师与企业ESG表现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共享审计师能够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且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分析中,当企业战略激进度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时,共享审计师更能提高企业的ESG表现。在影响机制中,共享审计师能够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和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来提
1896年,近代实业家盛宣怀于上海创办南洋公学,晚清直隶总督王文韶奏设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交通大学拯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的使命就此启航。120多年来,交通大学历经调整、合并、发展、壮大,成为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阳明交通大学五所分布在海峡两岸的交通大学。2016年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五所交通大学共同发布《交通大学北京宣言》,旨在从拓宽学子交流通道、搭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经济社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生产因素,可助力民营企业传统生产力向先进生产力的跃迁,探究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及营商环境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营商环境能够正
【摘 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占据价值链高端,成为推动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利用2012—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检验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东
【摘 要】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数字资产的优化配置是转型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梳理数字资产内涵及特征,基于“投入产出”视角构建企业数字资产评价指标,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数字资产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配置数字资产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整体得分波动上升;数字资产的投资结构呈现出由重硬向轻软的结构性转变;国有企业的数字资产配置水平整体略高于非国有企业;不同行业
【摘 要】 文章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虽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稳健性和及时性,但降低了相关性,并且企业ESG表现在二者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该结论经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质量均具有显著的提升
【摘 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的发展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与结果,会计人才的供需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生成式AI时代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智能化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还需掌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等跨学科技能。基于此,构建了“对称式三棱锥”会计人才能力
【摘 要】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重要支撑。以“绿色工厂认定”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认定”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表明,环境规制、市场竞争、舆论监督的外部压力增强了“绿色工厂认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工厂认定”对国有
【摘 要】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广,绿色并购已经成为重污染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2014—2022年重污染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包括绿色创新产出和绿色创新效率两方面的综合提升。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尤其是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在绿
【摘 要】 绿色金融在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作用。文章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以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显著增加信贷受限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调节机制检验发现,在绿色信贷中,较高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缓解绿色信贷政策对债务成本的影响
【摘 要】 数字法治是数字时代法律治理的新模式,数字技术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对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以201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法治建设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法治建设显著抑制了大股东掏空行为,且在工具变量检验、扩展样本研究区间和增加地区控制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显著;数字法治建设有助于改善“亲”“清”政商关系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
【摘 要】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13—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无实际控制人是否会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会加剧盈余管理,且上述效应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内控质量差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从监督视角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会弱化企业无实际控制人对盈余管理水平的负向影响。可见,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股东“搭便车”现象更为严重,缺乏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
【摘 要】 文章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言多行少”研发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抑制了企业“言多行少”研发信息披露策略。影响机制检验证实,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创新效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抑制企业“言多行少”研发信息披露策略。异质性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言多行少”研发信息披露策略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业绩盈余、行业竞争程
【摘 要】 近年来,ESG作为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维指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ESG表现与股利平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股利平稳性之间呈现“互补效应”,即企业ESG表现的提升能够提高股利平稳性,影响机制为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产品市场竞争较弱、内部
【摘 要】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企业作为开展绿色创新的重要主体仍然面临意愿不强和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以A股上市公司2000—2022年数据为样本,基于分析师关注的视角探讨外部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同时探讨以“宽带中国”为代表的数字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结果表明,以分析师关注为代表的外部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这一促进作用离不开数字基础设
【摘 要】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2010—2023年度数据为样本,研究机构交叉持股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交叉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原因是持股比例较高形成更强的治理参与动机。交叉持股机构投资者能作为信息枢纽、总结和传递创新经验,为企业创新提供指导;通过战略联盟降低竞争、加强合作、共享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实现协同效应,推动高质量创新。交叉持股机构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
【摘 要】 数据资产作为企业新兴战略资源,其信息披露逐渐受到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以2007—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信息披露能有效提高企业创新,且这一影响在大规模、制造业企业中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强化内部控制是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分析师关注能有效增强二者的正向关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