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成人教育的理论基础结合了诺尔斯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弗莱雷觉悟化理论、女性主义成人教育、基于艺术的成人教育以及户外体验式学习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成人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早期探索阶段、80年代的研究热潮与可持续发展、90年代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以及21世纪对体验式学习与社区发展的关注。在国际实践中,英国利用公共场所,澳大利亚依托社区,马来西亚则以非政府组织为平台开展环境成
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农村成人教育不仅是提高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农村新质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出发,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当前农村实际,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为更好地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促进农村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质生
摘要:厘清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实践模式和演进趋势,对于解决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存在的“两校一体”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归纳出终身教育的诞生、兴起、体系构建、理念深化、多元化与国际化等五个理论发展阶段,析出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在政策上的联动为“交叉→沟通→互通→衔接→贯通→协同”;围绕终身教育理论的全民性、连续性、整体性、灵活性、补
摘要:远程教育经历了从函授、广播电视单向传播到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变革,数字时代开启的新的教育环境,为远程教育赋予新的动能和数字化新模态,促使远程教育面临目标、方式、内容、路径的新需求。融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探索通过建立多元价值融合、动态生成内容知识、持续交互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向基于专业的课程知识数字化建构、基于交互的教学资源集约化整合、基于应用的数据集成与赋能的教学实践,以促进远程教育开放
摘要:新时代对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提出了挑战。为适应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的构建需重点关注大学教学状况、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状况、支持内容的专业化、支持模式的技术化、相关组织的联动性等要素,着力建立大学教学和教师教学发展的动态评估机制、建设专业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促进者和项目资源、推动数字技术多维应用于支持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构建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相关组织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
摘要: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在退休教师群体即将达到高峰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高知识、高素质知识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必须主动思考的问题。通过“银龄教师”计划,能实现应对老龄化政策“老有所为”、开发高素质老年群体人力资源、满足中西部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扶智,以及助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进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聚焦教师群体的心理价值和人生认同、倡导群体队伍的志愿行动和协同合作、实现智慧平
摘要:数字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探索阶段,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力推动我国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文献研究与调查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诉求、数字化时代需求、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等共同驱使着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此外,在后疫情环境为其转型创造便利的同时,在职教师也面临着数字鸿沟等困境。为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顺利转型,需要探索干预措施,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构建理论框架
摘要: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的重要途径,却在当前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培训学习的效果。通过质性研究,以“置换研修培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教师在培训中如何实现跨界学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教师参与培训同时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的外部动机和个体需求的内部动机的双重影响;其次,教师在培训中跨界学习的发生需要同时具备边界地带(跨界学习的场所与资源)、边界对象(跨界学习的中介与桥梁)与跨界者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也呈现出向中心城市高度集中的城镇化态势。在教育城镇化的外力促动下,出现的“生源进城”“进城陪读”等特殊社会现象,为了探究前述群体在跨地区学习和生活等情境中面临的挑战,并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依托实地调研的资料,发现两类群体在环境适应、心理健康和能力匹配等方面面临不同形式的困难,衍生的相关问题甚至成为城镇化建设的潜在隐患。而农村职业教育是
摘要:针对中国30个省份2019—2023年的132项职业教育政策,运用量化方法探讨政策扩散机制,多维度分析中央政令的下行传导机制、地方政府之间的模仿行为与群体效应、政策工具与各地经济结构适应性及不平衡问题的深层次关联。研究发现,中央层面的直接干预与间接引导对地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态显著影响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实施效果,展现出东部与西部省份之间在职业教育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关键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科学、系统且高效的“四轮驱动”体系对于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紧密对接、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期望能为国家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与策略,进而提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可以发现其主要的研究进程和研究方向。以“社区教育”“社区治理”为关键词,选取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从我国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积淀、合作交流出发,系统梳理该领域在初始期、成长期、深化期的研究热点,进而发现我国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研究在具体路径探索、微观主体分析、理论视角拓展等三个维度的研究走
摘要:以构建县域社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社区教育三级办学体系、社区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提出了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价值在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激发办学活力和提供决策支持。并从“实施背景、指标体系设计、运行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剖析了重庆县域社区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运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庆社区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并对标对表提出了改进策略与建
摘要:在“多元办学”格局发展中,我国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供给与需求失衡、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服务下沉基层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社区老年教育资源可及性机制创新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和基于十余年社区老年教育实践成果的方法,立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重点研究多元供给、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推广、点面结合的运行方式,探索构建由“多元协同”到“多元融合”的推进机制;主要实施策
摘要: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促进生产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期、服务阶级斗争的政策价值取向期、助力经济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期、凸显素质教育的政策价值取向期、强化“五育并举”的政策价值取向期等五个历史嬗变阶段。呈现出以下演进特征:在政策产生机制上,社会需求驱动政策形成;在政策价值目标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贯穿始终;在政策话语分析上,经济话语主导多元参与;在政策实施保障上,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瞻望劳动教育政策
摘要:生活力既是适应现实生活所必需之力,也是超越现实创造美好生活之本质力量。基于生活力视角探讨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活转向,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在理论层面,高校劳动教育应遵循扎根生活的理论逻辑、“因势而事”的时代逻辑、“由事成人”的价值逻辑。在实践层面,高校劳动教育应回归生活世界,以培育新时代生活力为教育目标;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具身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聚焦新时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师生线上教学互动性缺失、教育对象学习自主性弱、教学反思精准度低等问题。教育元宇宙虚实融合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应用推动了虚拟世界与真实教学环境的深度融合,为虚实融合成人教学模式构建奠定了基础。研究从教育元宇宙视角出发,在对成人教育教学模式的意义、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构建虚实融合教学场景,对学习主体进行诊断性评价”“针对性分析学科特点
摘要:成人英语学习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学习态度不坚定、自我驱动、自我指导能力不足、学习差异性较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成人英语学习投入度。为了提高成人英语学习投入度,从问题出发,分析了英语学习的同伴互动对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信心、提供情感支持和学习持续性、促进知识共建与共享等方面的作用,探讨了提高成人英语学习投入度的措施,如运用远程互动促进同伴互动、构建网络协作成人英语学习社区、教师行为因素对同伴互动
摘要:在“大云物智”时代,数智素养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然而当前大学生数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情况并不容乐观。基于UTAUT模型和过度自信理论,考察学生数智技术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过度自信对学习行为意向的调节作用,以及不同性别、年级和学习成绩学生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和付出期望对数智技术学习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绩效期望可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意向来促进学习行为;过度自信负向调节了绩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