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未及细品,2025年,伴随新年第一缕晨曦已经来到。这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充满希望的一年。 收官之年,要全面完成“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主要发展指标和重要任务,仍然任务艰巨。唯有锚定目标,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激活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方能促进特殊教育普惠优质融合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需要激扬改革精神,勇于改革攻坚。按部就班不行,循规蹈矩畏缩一
【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地实施,特殊教育工作者要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状态,通过锐意改革创新、注重量质并举、彰显科技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把握正确方向等切实举措,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上真抓实干,敢为善为,以实际行动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
编者按: 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是今年教育系统的工作主线、头等大事、一号工程。为了引领学术创新,加强思想碰撞,激发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问题及其有效实践路径,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观点与争鸣”专栏,欢迎赐稿,敬请关注。 【摘要】 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特殊
编者按: 一直以来,班级授课制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同一性的教学设置与差异性的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使得教育成效不能得到最大彰显。随着当下融合教育的广泛推行,班级中教育对象的差异越发显著。2025年1期起,我刊将邀约“差异教学”的倡议、研究和践行者,《差异教育学》《差异教学论》等专著的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国栋研究员与他的研究团队,撰写“差异教学”系列专题文章。该系列将围绕在融合教育中如何实施差异
【摘要】 在融合教育中实施动态测查,有助于教师了解普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为精准施教奠定基础。教师可通过课前精准测查发现差异、课中动态设计满足差异化需求、课后延伸学习缩小差异,适时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支持方法,以满足包括特需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 差异教学;融合教育;动态测查;精准支持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李霞,高级
【摘要】 助教陪读是指在有特需儿童的集体课堂中,经过专业训练的助教为特需儿童进行特殊教育或相关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参与到集体课堂中。基于对W特校中15节有孤独症儿童的集体展示课例的分析,结合教育评估数据和与骨干教师的访谈,探索一对一服务模式、小组服务模式、班级服务模式三种助教陪读模式,以期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助教陪读模式;课堂参与 【中图分类号】 G7
【摘要】 视觉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基础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一环。基于一名语言发展较好的孤独症学生的个案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相关的眼动评估和开展有针对性的视觉能力训练,加强个案的注视、跳视、追视能力,进而提高其阅读的专注度、流畅度及正确率。 【关键词】 视觉能力训练;孤独症学生;眼动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沈晨波、何萍,浙江省杭州
【摘要】 了解聋校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的编排特点,对聋校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聋校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的编排特点包括:选文渗透思想内涵,体现育人价值;遵循课标精神,选文符合学段特点;语言知识循序渐进,兼顾事实与概念;语文要素紧扣课标,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语文要素开展教学,重视语言运用,强化读写关联,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关键词】 聋校;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体系;编
【摘要】 数学实验有助于聋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动建构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聋校数学教师可设计数学实验活动,把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和语言表达的机会还给聋生,让聋生在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开口叙述的过程中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聋校;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简介】 刘艳,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004)。 《聋校义务
【摘要】 图画能够充分发挥听障学生的视觉思维优势,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意境、人物形象等。聋校语文教师可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图画助学,通过引画启思、借画释文、绘画共情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古诗词的意境,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 图画助学;聋校;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简介】 于晓岚,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南京,210007)
【摘要】 识读盲文乐谱是盲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视障学生持续长久地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盲校音乐教师可采用“先听觉后触觉”的方式,通过培养音乐记忆能力、建立听觉与触觉的联系、用声势体验各种音乐要素、进行听觉与触觉思维的转化等策略,帮助视障学生提升识读盲文乐谱的能力。 【关键词】 先听觉后触觉;视障学生;盲文乐谱;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61 【作者简介】 全月玲,中小学高级教师,四
【摘要】 对话能力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业发展、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将“倾听与对话”放在生活语文课程教学的首位。但由于言语发展障碍,智力障碍学生在复杂对话中容易出现信息提取和词语区辨困难,表现出刻板对答等问题。结合已有的循证实践经验总结出“多重范例,多次练习”“筑牢根基,渐进教学”“灵活辅助,辅助渐褪”3大复杂对话教学原则,并以人教版生活
【摘要】 对智力障碍学生而言,单一的学科教学通常难以满足其知识学习、发展、迁移的需要。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合作特性。培智学校可基于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着眼于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搭建跨学科融合的支持框架,开展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以问题为驱动,以任务为导向,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摘要】 在全面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智学校需锚定课程综合化建设,推进五育融合育人。以全人发展“粤韵悦动”大课间课程的构建为例,从设定发展性和终身性的课程目标、设计综合性和融合性的课程内容、落实创生性和生成性的课程实施、坚持发展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设计构建培智学校综合化大课间课程,探索课程综合化实践路径。 【关键词】 培智学校;大课间课程;五育融合;具身认知 【中图分类
和几位学者谈起当前制约特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值得重视。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几种表现形式。研究者认为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王乐等,2009)。一项对中部某省50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有91.2%的特教教师存在情绪耗竭,74%的特教教师感觉到去个性化,只有9.4%的教师拥有较高的
【摘要】 构建“发展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增强特教教师职业认同与归属感、缓解职业倦怠。赋权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管理、全方位支持教师职业生涯成就、完善多元主体联动合作机制等是有效建设策略。 【关键词】 “发展共同体”;特教教师;特教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徐添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王佳熠,本科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
【摘要】 特教学校的管理者应有所作为,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工作文化、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举措,妥善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关键词】 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特校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刘明清,副教授,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南昌,330103)。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特教教师较为普遍地存在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倦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
【摘要】 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认同这一核心视角,提出建立“教师成长角”、打造“创意工作坊”、打造“特教荣誉墙”等创新策略,以切实缓解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力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专业成长;职业认同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李艳芳,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汀洲学校(杭州,311100)。 职业倦怠不仅严重侵蚀特教教师的身心健康,阻碍
【摘要】 特教学校通过构建师本化管理机制、营造柔性化人文环境、驱动自主性内生潜力、落实发展性评价改革,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特教教师的发展性需要,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关键词】 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见玉娟,正高级教师,安徽省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安徽阜阳,236000)。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特校何为?构建以师为本、自然和谐的特校
【摘要】 特教教师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结合“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从提升胜任力、构建支持系统、增强幸福感三个维度提出解决策略,助力教师走出职业倦怠。 【关键词】 特教教师;职业倦怠;运动赋能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吴素芬,高级教师,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浙江宁波,315705);郑莹,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浙江宁波,315705)。 特教教师承受的
【摘要】 针对目前特教学校部分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现象,江苏省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建设魅力校园,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 【关键词】 职业倦怠;魅力校园;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G76 【作者简介】 李书平,高级教师,江苏省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苏镇江,212399)。 为了以教育家精神厚植特教教师教育情怀,激发教师队伍内在教育活力,
【摘要】 浙江省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探索面向发展性障碍学生的支持性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依据发展性障碍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课程支持、教学支持、社会支持等多种支持策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独立生活能力,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就业及安置需求,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 支持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职特融通 【中图分类号】 G764 【作者简介】 费健,高级教师,浙江省湖州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
【摘要】 科学合理的融合教育课程有助于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能够促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外融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凸显融合教育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通识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模块化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强调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形式上采用注重共性和个性发展的修课形式。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索融合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完善课程结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培